Friday, May 15, 2009

交警與罪案

政府終於重視飆車族的嚴重性,決定全面的取締飆車活動,我希望官員不要只是說說及三分鐘熱度而已,如果要解決飆車問題,必須立下長期的取締策略,才能使到飆車活動「煙消雲散」。

我發現,政府每次都是在問題嚴重後,才來亡羊補牢,就像掠奪案,取締一陣子後,放鬆下來,至到又發生被掠奪和死亡案件後,政府才又開始緊張起來,尤其是警方。

無可否認,我國在執法方面還必須進行檢討,我曾經看過一輕巡邏車,停在我報館前的斑馬線,當時是紅燈,一輕轎車飛闖過去,那輛警方巡邏車竟然無動於衷,我看不過眼,為了其他公眾的安全(該段路紅燈時,摩哆及轎車時常視若無賭,飛闖斑馬線和紅燈,已發生多次行人被撞傷事件,我也聽到過去有人被撞死案件),我馬上打電話到警察之支投訴,並報上我的名字。

該巡邏車的警員後來親自到報館向我道歉,我要的不是道歉,而是提醒警方人員,必須嚴厲對付不遵守交通規則者。

如果你不相信,歡迎你到東方日報前的斑馬線交通燈觀察,天天都可看到轎車及摩哆闖紅燈。

為甚麼他們不怕接到傳票,原因很簡單,警方從來沒有在這里駐守及進行取締行動,我曾向警方及市政局投訴,但是得到的是一個「桔」,沒有下文。

還有,到了下班時間,為甚麼吉隆坡會大塞車,其中一個原因是,很多車主在交通燈前,停在黃線格內,使到十字路口的來往方向轎車動彈不得,我也沒有看過交警發出傳票給車主。

掠奪案、飆車活動、闖紅燈、停在黃線格的問題,警方有必要增加交警人數進行取締工作,才能令人民感到安心,交通不會阻塞。

小時候,我們感到必較有安全感,因為我們時常看到警察叔叔步行巡邏,到了大城市,好像很難看到警察出現,有也只是巡邏車「絕塵而過」,有時,我很羡慕香港人或新加坡人,常常都有警察叔叔在身邊經過,多麼的安心及放心,半夜穿金戴銀也不怕。

副總警長說不要害怕警察,但有時我也真的很害怕警察人員,他們大多數不友

善,語氣惡劣,有一次,我去吉隆坡交警總部還三萬時,也遭到不禮貌對待,我也曾被一名交警,無理的在大使路攔阻我,我並沒有犯規,我只是打了右轉燈,根據交通規則慢駛轉進第二條行道,他大罵我這種作法會使到交通阻塞。

我從左道轉入中道是為了我的行程(我要前往國會路,左道是去古晉路,大家知道是那一條路吧。),那里並沒有雙線,結果我被大罵,還害我遲到會議。

我並沒有犯規,所以他不能開傳票給我,如果他真的開出傳票,我一定跟他沒完沒了,上庭和他抗辯。

Monday, April 27, 2009

他跌進了大洞

他的路不平坦
他要我扶他上路
我扶呀扶 朋友兄弟也扶一把
他終於上路了

他穿上了金鞋子
閃閃發光
健步如飛
很多人排開
他挺胸的走過
雙眼只看到燈光
烏溜溜的人頭攢動

他的名字前面加了兩個字
更不得了
不得了
他戴了名牌太陽鏡
看不到他的眼神

兩肋插刀兄弟
白流了一桶血
氣若游絲
他頭也不回
繼續上路

有一天
他跑得很快
我叫他小心
他反叫我小心

接近午夜
電台主持人報出他的名字
他跌進了一個大洞
眾人都在哈哈大笑

Sunday, April 26, 2009

嚴打飆車族


全國總警長丹斯里慕沙哈山宣佈警方將與陸路交通局全面打擊惡名昭彰的飆車族,這是好消息,也將令公眾感到安心。

每當我駕車在路上行駛時,尤其是在晚上,如果看到飆車族在飛馳,我都盡可能放慢車速,不敢超越他們,以免被他們盯上,成為受害者。

我曾經看過一輛轎車,在我住家前的路上,遭到飆車族發難,他們成群包圍著該車,三幾輛摩哆故意在車前慢駛挑釁,左右兩旁的騎士則用腳踢車門,後方的駛士不停的追逐。

轎車及飆車族經過後,我打電話通知警察之友熱線,希望該名車主安然無事。

如今,警方及陸路交通局決定聯手打擊飆車族,這是好事,因為飆車族已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如果當局再不採取行動,更嚴重的悲劇隨時都會發生。

但是,為了一勞永逸解決飆車問題,我還是建議政府制定反飆車法令,並強制實施鞭笞刑罰。

Friday, April 17, 2009

馬華正副部長


馬華在最新內閣名單中獲得增加一名副部長,令人意外的是馬華婦女組總秘書王賽芝上議員也「入閣」,成為新聞通訊、文化及藝術部副部長。

原本盛傳將「入閣」的馬華森州聯委會主席拿督姚再添卻不在名單中,令到森州馬華基層大感失望。

另一名失意人拿督斯里蔡細歷沒有在內閣名單中,早已是意料中事。

首相拿督斯里納吉在宣佈內閣名單前一天,總會長拿督翁詩傑在馬華總部主持職業展致詞途中,其貼身保鑣突然走到台上,將手機交給他,翁詩傑暫停致詞,並指是「重要電話」,大家都在揣測到底是那一位重要人物來電。

有消息說,那是首相納吉捎來的好消息,馬華不但保有10名正副部長,還多了一名副部長,現場還傳出增加的副部長將由姚再添擔任,姚再添的支持者無不欣喜萬分。

可是,隔天首相在宣佈名單時,從頭到尾都沒有讀到姚再添的名字,其支持者再三的向各方求證,最後完整名單出爐後,姚再添真的不在名單中,同時傳出王賽芝被委的消息。

姚再添是內定馬華上議員,他是森州政府的固打,目前還沒有宣誓就任,會不會是因為他來不及就任上議員,因此無法受委,這是森州馬華基層所關心的發展。

姚再添在馬華AB隊黨爭時屬於B隊,曾在森州辦了B隊萬人宴造勢大會,AB隊和好後,原任行政議員的他卻落榜,當時他對前署理總會長丹斯里陳廣才多少有微言,但他卻不氣餒,把他的愛心醫院搞得有聲有色。

姚再添和翁詩傑本屬B隊大將,如今老翁坐上龍椅,今年委任他為森州主席,又宣佈推荐他出任上議員,根據森州過去的紀錄或傳統,森州至少有一名副部長。

所以,姚再添將出任副部長的消息傳得很盛,有時,消息傳得多,未必是好事。

反觀,完全沒有蛛絲馬跡將出任副部長的王賽芝,卻像一匹黑馬,出現在內閣名單中。

李志亮是霹靂B隊大將,對陳廣才非常忠心,打死不走,陳廣才「出事時」,他還是留在陳廣才身邊,有情有意,他出任副部長,只是遲早的事。


江作漢升正對霹靂州的政局有穩定作用,,黃燕燕傳任旅遊部長「有驚無險」,曹智雄留任副部長可助國陣在北馬的局勢,周美芬出任副部長是意料中事。

至於馬青總團長魏家祥,擔任副教育部長勝任有餘,他也是被傳將升任部長的人選之一,這次內閣改組他沒有出任部長,但政壇人士都認為他出任部長也是遲早的事。

其實,華社關心的不只是誰出任部長副部長,而是馬華的正副部長如何在末來三幾年為華裔爭取公平、公正的待遇,如果馬華「真正」敢怒敢言,不怕丟官為民說話,相信還是會羸回民心。

Friday, March 27, 2009

敵人朋友抱在一起

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馬華爆發AB隊黨爭時,我們看到馬華分成兩大派,A隊見到B隊時怒目以視,B隊見到A隊時怒火中燒,甚至在馬青代表大會上,發生了丟椅子事件。

馬華AB隊黨爭越鬧越大,兩派人馬劃清界線,召開了持大,議決收不收購南洋報業,AB隊分別派出3名代表辯論,最後B隊還是不敵A隊,大會以微差票數通過收購南洋報業。

但是,馬華黨爭並沒有因而平息,馬華的前途岌岌可危,當時的首相馬哈迪,最後出面擺平此事,林良實被迫下台,不同陣營的黃家定出任總會長,陳廣才出任署理總會長。

在黃家定及陳廣才的黃陳配之下,馬華AB兩隊的支持者才漸漸和好,許多當年鬥得你死我活的領袖,最後為了本身的政治利益「抱在一起」,「化敵為友」。

馬華現任總會長拿督斯里翁詩傑,當年被人稱為獨行俠,當時被A隊人馬百般阻撓,他以馬青總團長身份出席會議或主持活動時,A隊人馬都不出席,或另搞宴會唱反調。

如今,翁詩傑已貴會總會長,他的身邊出現了許多A隊人馬,當然還有很多B隊支持者,大家經常「抱在一起」歡笑,當年是敵人,現在變成朋友了。

也有一些原A隊「抱在一起」的馬華領袖,例如方挀平與姚長祿,蔡細歷與林祥才等人,已漸行漸遠,B隊人馬中,也有不少人在去年黨選時,「化友為敵」。

當年丟椅子,鬥到你死我活,現在看他們「抱在一起」,政治上真的是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馬華總會長翁詩傑與署理總會長蔡細歷不咬弦,雙方的支持者蠢蠢欲動,還有傳言蔡派會召開特大,大家提起椅子前,是不是應該三思才丟呢?

飆車黨強制鞭刑

政府應該嚴厲對付飆車黨,制定非法飆車法令,並強制性施以鞭刑,以免更多人受到傷害。非法飆車活動已到了嚴重的地步,到處都可看到飆車黨出現,公眾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涉及飆車活動的青少年,如今不只是進行非法飆車活動,觸犯了交通條例,他們還成群結隊,涉及打劫及傷人案件。

我不認同巫統巴西沙叻區國會議員拿督達祖丁日前在國會問答環節時,建議政府在全國各地成立飆車黨俱樂部。

達祖丁顯然是在包庇飆車黨的惡行,還為他們說好話,飆車黨已不是單純的飆車活動,他們就是要在馬路上出風頭,騷擾甚至打搶路人。

巫統巴西沙叻區國會議員拿督達祖丁在國會問答環節時,聲稱飆車黨也是人類,需要社會關懷,並建議在全國各地成立飆車黨俱樂部。他指社會大眾不應指責飆車黨,視他們是負面的象徵。

達祖丁表示很同情飆車黨,政府應該採取更關懷的態度,成立飆車黨俱樂部,為他們登記。如果他們在馬路上、公共場合飆車是負面,如果他們可在特定的地方進行電單車的活動,就不干擾社會大眾。

他建議政府劃出特定地區給飆車黨,以進行合法的電單車活動。

達祖丁的言論是在包庇飆車黨,不了解飆車黨的心態,他們並不只是尋求飆車的快感,他們也喜歡在馬路上惹事生非,涉及犯罪活動,包括毆打及搶劫公眾。

我認為,把飆車黨限制在特定地區進行電單車活動是不可行的,也浪費國家資源,相信飆車黨也不會到特定地區進行電單車活動。

我建議政府,為了解決飆車黨問題,制定非法飆車法令,被捕者除了吊銷駕照、罰款、監禁,並強制施以鞭刑。